邻国:貉国 (族)

发布日期:2024-10-14 15:00    点击次数:143

貉国,该名词出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原文为:"鲜,鱼名。出貉国。"。貉国之貉或写作貊,古族名。《周礼.职方氏》:"七闽九貉"。貉国是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族名或国名来自一种以鱼类为主食的动物--貉,意指该民族像貉那样喜欢生吃鱼肉。貉族发明了生鱼片的吃法,汉字把生鱼片及其味道记作"鲜"。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及朝鲜族的族名都有"鲜"字,与生鱼片吃法有关。

北方诸族,传中国之文明最早者,莫如貉。貉,又作貊,亦称濊貉。又单称濊,濊,亦作薉,作秽。

图片

此族见于经典者:《诗》"王锡韩侯,其追其貉,奄受北国。"又"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貉,及彼淮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论语》:"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貉之邦,行矣。"《孟子》:"子之道,貉道也。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飱,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也。"《周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案从古说貉,无以为在南方者。《鲁颂》以蛮貉与淮夷并举,自与《论语》之言蛮貉,同以为夷狄之通称。举在北之貉,以对在南之蛮,犹后世言胡越耳。伪《武成》"华夏蛮貉,罔不率俾,"以蛮貉为对华夏之辞。

貉族

北方诸族,传中国之文明最早者,莫如貉。貉,又作貊,亦称濊貉。又单称濊,濊,亦作薉,作秽。

此族见于经典者:《诗》"王锡韩侯,其追其貉,奄受北国。"又"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貉,及彼淮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论语》:"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貉之邦,行矣。"《孟子》:"子之道,貉道也。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飱,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也。"《周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案从古说貉,无以为在南方者。《鲁颂》以蛮貉与淮夷并举,自与《论语》之言蛮貉,同以为夷狄之通称。举在北之貉,以对在南之蛮,犹后世言胡越耳。伪《武成》"华夏蛮貉,罔不率俾,"以蛮貉为对华夏之辞。《鲁颂》毛传"淮夷,蛮貉而夷行也。"《正义》言"淮夷蛮貉如夷行者?以蛮貉之文,在淮夷之下,嫌蛮貉亦服,故辨之。以僖公之从齐桓,惟能服淮夷耳,非能服南夷之蛮,东夷之貉,故即淮夷蛮貉,谓淮夷如蛮貉之行。"其说不误。乃其疏《韩奕》,又引此诗,而曰:"是于鲁僖之时,貉近鲁也。"可谓自相矛盾矣。至以貉在北方,或在东北方,则颇有异说。《孟子·赵注》:"貉在北方,其气寒,不生五谷。'职方《郑注》。'郑司农云:北方貉狄。"《说文》豸部:"貉,北方豸种。"《诗》、《论语》、《释文》引,皆作"北方人也。"此皆以貉在北方者也。《郑注》秋官貉隶,"征东北方所获。"《诗周官正义》引《郑志》,答赵商问:"九貉、九夷,在东方。"《说文》羊部羌下;"东方貉从豸。"此皆以貉在东北方者也。《周书·王会篇》:濊人,在稷慎良夷之间,稷慎,即肃慎。今案《说文》羌下之文,不甚可信。其文云:"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西南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有以也。"《说文》一书,系博采通人而成,其体例本不纯一。详见予所撰《字例略说》。世之执例以绳《说文》者误也。然未有如此处作慨叹之辞者。古人说字,从无此例。盖后人识语混入者也。然貉自在东北方。其云北方,则浑言之耳。何以言之?

经典之言貉者,惟《韩奕》一诗,有地名可考。得《韩奕》诗中诸地所在,则貉之所在,从可推矣。《韩奕·郑笺》云:"梁山,今左冯翊夏阳西北。韩,姬姓之国也。后为晋所灭,故大夫韩氏,以为邑名焉。幽王九年,王室始骚。郑桓公问于史伯曰:周衰,其孰兴乎?对曰:武实昭文之功,文之祚尽,武其嗣乎?武王之子应韩不在,其晋乎?"是郑以姬姓之韩,即武王之子。与《史记·韩世家》所谓"韩侯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及《毛传》所谓"韩侯之先祖,武王之子"者,皆同物也。其笺"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云:"溥,大。燕,安也。大矣韩国之城,乃古平安时众民之所筑完。"笺"以先祖受命,因时北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貉,奄受北国,因以其伯"云。韩侯先祖有功德者,受先王之命,居韩城,为侯伯。其州界外接蛮服。因见,使时节百蛮贡献之往来。后君微弱,用失其业。今王以韩侯先祖之事如是,而韩侯贤,故于入觐,使其复先祖之旧职,赐之蛮服追貉之戎狄,令抚柔其所受王畿北面之国。因以先祖侯伯之事尽与之。"又云:"其后追也,貉也,为玁狁所逼,稍稍东迁。"是郑以当韩侯受命时,追、貉实在王畿之北也。然据《释文》,则王肃、孙毓,并以"燕师所完"之燕,为北燕国。又《水经》圣水《注》:"圣水迳方城县故城北,又东迳韩城东。《诗》溥彼韩城,燕师所完。王锡韩侯,其追其貉,奄受北国。王肃曰:今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世谓寒号城,非也。《括地志》:"方城故城,在幽州固安县南十里。"案固安县,今属河北。与《潜夫论志·氏姓篇》:"昔周宣王时,亦有韩侯,其国也近燕。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之说合。近世顾氏炎武《日知录》朱氏右曾《诗地理征》主之。谓"《史记·燕世家》:易水东分为梁门。"《水经注》:"湿水经良乡县之北界,历梁山南,高梁水出焉。良乡县,今属河北。鲍邱水过潞县西,高梁水注之。潞县,今河北通县。水东径梁山南。"是近北燕亦有梁山也。韩实有二:(一)左僖二十四年,富辰所谓邗、晋、应,韩武之穆;《国语·郑语》所谓武王之子,应、韩不在;即《毛传》所谓韩之先祖,武王之子者。其受封在成王之世,封地在职方并州。王肃所谓涿郡方城县之韩侯城,其都邑也。(一)则《左》襄二十九年,叔侯所谓霍、杨、韩、魏皆姬姓者。即《史记·韩世家》所谓韩之先与周同姓。其受封在武王之世,封地在河东。后为晋所灭。《汉书·地理志》所谓韩武子食采于韩,《续汉书·郡国志》所谓河东郡河北县有韩亭,杜预所谓韩国在河东郡界者也,二者既未可混合,又皆不在河西。自郑氏笺《诗》,误以晋之梁山为韩之梁山。韦昭解《国语》,误以宣王命韩侯,为即晋所灭之韩。张华《博物志》,遂云,夏阳冯翊有韩原,韩武子采邑。隋世因之,置韩城县。说地者罔不以为据,岂知案之经传不可通云云:韩城,今仍为县,属陕西。其地在春秋时为少梁。朱氏曰:"《汉志》:左冯翊夏县,故少梁,秦惠文王更名。梁山在西北。无故为韩国之说。"顾氏谓左氏记秦晋韩之战,先言涉河,次乃言及韩,则韩实在河东。文十年,晋伐秦,取少梁,乃得今韩城地。其说似矣。然俞氏正变申郑云:"禹甸梁山,必当为《禹贡》之梁山,在今韩城。燕乃蹶父国也。周初有燕,有北燕。《左传》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注》云:南燕国。今东郡燕县。《正义》云:《世本》:燕国,姞姓也。《汉书·地理志》:东郡南燕县云:南燕国,姞姓。今卫辉之封邱地。其国春秋前及春秋时谓之燕,其在蓟之燕,谓之北燕,《诗》言韩姞汾王之甥,蹶父之子,则蹶父姞姓,为厉王婿。以燕公族,入为卿士。《诗》言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知蹶不在燕,久居周,已有族里。韩城在河西,居镐东北,得受王命,为北诸侯长。蹶父亦得假王灵,用其国人,为韩筑城。如晋人城杞,亦戚好赴役,燕韩事同也。郑未思南燕姞姓,故疑之。王符云:周宣王时,亦有韩侯,其国也近燕,是亦不知燕、韩之地何在。王肃乃以寒号城为韩侯城,后人多喜其说。于《诗》之燕与姞,不能通也。"《癸巳类稿》。以经证经,其说尤长。予谓韩自以从郑说在韩城为是。虽以追、貉为王畿北面之国,自与其注司隶及答赵商之问相违。然谓:"其后追也,貉也,为玁狁所逼,稍稍东迁。"似非凿空。参看第三章附录二《山戎考》,第四章附录一《鲜卑》自明。《墨子·兼爱》"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荀子·强国》:"秦北与胡、貉为邻。"亦以胡貉并举。追为何种不可考。陈氏奂《毛诗传疏》,谓"追秽声相近,疑追貉即濊貉。"然亦无他证。

貉族居地,初在燕北。其后则在辽东之外。盖当燕开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东五郡时,为所迫逐出走者也。《史记·燕世家》云:"燕北迫蛮貉。"此谓貉在燕北者也。《水经注》:"清漳逾章武故城西。故秽邑也。枝渎出焉,谓之东濊。"章武,今大城、沧二县之地。郦氏之言而信,则貉并曾在燕南矣。《货殖传》云:"燕北邻乌桓、夫余,东绾濊貉、朝鲜、真番之利。此谓貉在辽东之外者也。"《汉书·高帝纪》:"四年,八月,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此北貉不知究在何所,疑遗落仍处五郡之内,近燕者也。《三国志·夫余传》,"国之耆老,自说古之亡人。其印文言秽王之印。国有故城名秽城。盖本濊貉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抑有由也。"此言微误。夫余盖即濊貉,为人所败,遁逃至此,故云亡人。若攘濊貉之地而居之,则是战胜攻取矣。其逋亡之由不可知,以意度之,或即燕开五郡之事也。"予疑鲜卑、濊貉、肃慎,初皆居五郡之地,及燕开五郡,乃被迫出走。参看《鲜卑》、《肃慎》两篇。据《方言》,北燕朝鲜之间,言语略同。

貉族国落,见于汉以后者:曰夫余,曰高句骊,曰百济,曰东濊,曰沃沮。据史籍所载,句骊出于夫余,百济出于句骊。句骊与百济之事不可知。若夫余,则其事之见于中国史者,反在句骊之后。而夫余、句骊百济开国之事,相似太甚。其实为一事可知。《后汉书·夫余传》:"初北夷索离国王出行。其侍儿于后妊身。王还,欲杀之,侍儿曰:前见天上有气,大如鸡子,来降我,因以有身。王囚之。后遂生男。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于马栏。马亦如之。王以为神,乃听母收养。名曰东明。东明长而善射。王忌其猛,复欲杀之。东明奔走。南至掩东濊。以弓击水,鱼龟皆聚浮水上。东明乘之得度。因至夫余而王之焉。"《三国志注》引《魏略》略同,盖《后书》所本。而《魏书》述百济开国事,又与此大同。皆即高句骊东明圣王事也。索离,注云:"索一作橐。"橐疑櫜之误,櫜离,即高丽也。高句骊谓城曰沟娄。颇疑句骊二字,亦沟娄异译。高句骊,犹言高氏城耳。盖濊貉种落,散处辽东塞外,各自兴起者耳。《三国志·高句丽传》:"东夷旧语,以为夫余别种。言语诸事,多与夫余同。其性气衣服有异。"《东沃沮传》:"其言语与句骊大同,时时小异。食饮居处,衣服礼节,有似句骊。"于北沃沮云:"其俗南北皆同。"于秽云:"其耆老自谓与句骊同种。言语法俗,大抵与句骊同。衣服有异。"皆足征此诸国之为同族也。

至其地,则跨今奉吉二省及朝鲜境。《志》称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多山陵,于东夷之域,最为平敞。"盖今吉林西境。弱水,今松花江也。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貉,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都于丸都之下。此丸都为山名。方可二千里。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丸都,今辑安。高句骊之地,盖跨鸭绿江上游两岸,今辽宁东南境,朝鲜平安道北境也。《后书》:"句骊,一名貉耳。"《三国志》:"句骊作国,依大水而居。西安平县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骊别种,依小水作国。因名之为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貉弓是也。"案西安平,在今安东县境。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滨大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北与挹娄、夫余,南与濊貉接。其土地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善田种。"盖马大山,盖今平安、咸镜两道间之山。东沃沮,在今咸镜道境也。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余里。与挹娄接。"案汉武灭朝鲜,以沃沮地为玄菟郡。郡治在今咸兴附近。此所云相去八百里者,当自玄菟郡治计之。则在今咸镜道极北境矣。《满洲源流考》云。"沃沮,即窝集转音。"案沃沮人久知农作。且句骊名城曰沟娄,而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则已有城矣。非复林木中人民也。大抵研究四夷事,专据音译附会,最不足信。清人自谓能知北族之语,于旧译辄好妄改,或加解释。姑无论北族言语,不皆同于满洲。即女真确与满洲同族,其语亦有今古之异,地域之殊,安得辄武断邪?其缪误百出宜矣。濊,"南与辰韩,北与高句骊沃沮接。东穷大海,西至乐浪。"今江原道之地。此秽亦称东濊,又曰不耐秽,盖所以别于辽东北面之秽也。《三国志》又云:"自单单大岭以西,属乐浪。自岭以东七县,都尉主之。皆以秽为民。"案单单大岭,今江原及京畿黄海两道间之山。凡此皆貉族散布之区也。以上释地,略据朝鲜人金于霖所撰《韩国小史》。诸国地理,皆据《三国志》。《后书》亦大同。

貉介鲜卑、肃慎间,两族文明程度皆浅,而貉族程度独高。果何所受之哉?则不得不泝泝其原于箕子。箕子立国朝鲜,昔人皆以为即今朝鲜之地。近始有疑之者。谓箕子初封,当在广宁附近。予谓朝鲜初地,究在何处,殆难质言。然必不在今朝鲜境,度其大较,当在燕之东北,与貉杂居。或竟以貉为民。貉族文化,多同于殷,盖自箕氏有国以来所渐染,非待北燕拓境,然后受之也。朝鲜古籍,经卫满之乱,悉亡佚。三国史籍,高句丽百济之灭,亦俄空焉。或曰:李绩焚之。故彼国史自三国以前,实不尽可信。惟较之我国所传,究属详备。今姑据之,述朝鲜及貉族诸国兴亡大略如左。不过我国《竹书纪年·帝王世纪》之伦耳。

新罗僧无极,撰《东事古记》,云:"中国唐尧时,有檀君者,立国于今平壤,号曰朝鲜。言东方之地,受朝日光鲜也。子解夫娄,与于涂山之会。传国至商武丁时乃绝。或曰:北徙而为秽也。"其说殊不可据。

箕氏世系事迹,见于鲜于氏奇氏谱牒。据谱牒所载,"箕氏凡五十三王。其第五十一世曰元王勋者,有别子三:曰友平,其后为鲜于氏。曰友诚,其后为奇氏。曰友谅,其后为韩氏云。"说亦未必可信。今姑撷其大要如下:其略曰:"武王克殷,箕子耻臣周,走之朝鲜,今平壤也。殷民从之者五千人,诗书礼乐及百工之具皆备。周人因而封之。箕子不受。子松,始受周命为朝鲜侯。亦曰韩侯。韩,方言大也。《诗》所谓王锡韩侯者,即其后也。箕子十八传至贞敬王阙。其十三年,当周桓王十年。饥,使通齐鲁语者,泛海买米。二十世曰孝宗王存。使上大夫鲜于益聘于齐。齐行人公孙恪来聘。有伯一清者,自言周人。得轩辕氏之术,能炼丹长生。以访东海神山,浮海至朝鲜。群臣请试其术。不许。太子孝信之。王卒,孝立,是为天老王。以一清为国师。筑求仙台于纥骨山,高五百尺。以修道故,传位于子修道王襄。以一清为国太师。使一清弟子卢龙,驾大船数十,入东海求神山。至竹岛,遇风,舟尽覆。卢龙仅免。天老王及修道王,皆以服丹药毒发卒。修道王子徽襄王迩立,诛一清及卢龙。二十七世曰英杰王黎。周敬王元年立。北胡入寇,自将伐之。拓地千里。北胡,或曰:即中国所谓东胡。或曰:实后世之靺鞨也。二十九世曰济世王混。禁人民潜商齐鲁者。三十二世曰赫圣王隲。燕僖公使来聘。卒,子和罗王谐立。六年,周安王二十二年。燕人侵边郡,郡守苗春败之。卒子说文王贺立。五年,周显王四年。燕将以二万人侵辽西,上大夫卫文言败之五道河。燕将移屯连云岛。造船筏,将渡海来袭。明年,文言又败之。射杀其将。余众遁还。卒,子庆顺王华立。十二年,周显王十九年。北胡酋厄尼车吉汗来朝。请共伐燕。下大夫申不死以兵二万会之。北胡兵一千,共拔上谷。燕连年来侵,皆不得志。十九年,周显王二十六年。请和,许之。卒,子嘉德王翊立。二十年,周显王四十六年。燕称王,亦称王。追王箕子以下二十九世。卒,子三老王煜立。元年,周慎靓王五年。使大夫王霖如周。自箕子三十九世至章平王润,大为燕将秦开所败。失地二千余里。以潘满韩为界。未详何地。北胡酋阿里当夫请助报燕,不许。北胡怨,不朝贡。自将伐之,败还。卒,子宗统王杏立。王之世,服属于秦,惟不与朝会。卒,子哀王准立。立二十年而秦灭汉兴。二十七年,燕人卫满,率千余人来归。封以故秦空地曰上下障者数百里。明年,汉惠帝元年。卫满告王:汉兵十道至。请入卫,许之。满遂袭王。王与战,不胜。将左右宫人及余众数千浮海。攻马韩,王之。都金马郡,今全罗北道益山郡也。传九世,为百济所灭。时王莽始建国元年。遗民保聚一隅,奉先王之祀者曰后马韩。至建武时,降于新罗云。"其所记皆不近情理,伪迹显然。然天下无可全然伪造之物,总必略有事实为据。据之,亦可推想朝鲜古代之情形耳。

朝鲜初封,必不在今朝鲜之地,说已见前。其为燕攘斥东走之迹不可征;入今朝鲜后始居何地,亦不可考。《汉书》曰:"始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真番,即后来汉武所置四郡之一。据朝鲜史家所考,地跨今鸭绿江。朝鲜乃平壤古名。浿水,今大同江也。然则燕时,辽东边境,实较今中韩国界为远。宜《管子·轻重》,以"八千里之发,朝鲜与八千里之禺氏、吴越、昆仑之虚"并举,以为极远之地矣。汉武既灭卫氏,以其地置真番、玄菟、乐浪、临屯四郡。玄菟,今咸镜南道。乐浪,今黄海平安二道。临屯,地在今汉江以北。自此至晋初,其地属于中国为郡县者,盖四百年焉。然距腹心之地大远,实非实力所及。而貉族势力,遂潜滋暗长于其间。至于典午分崩,纪纲失坠,而艮隅片土,遂不复隶中国之版图焉。述其略,可以见中国远驭之失,亦可以见貉族兴起之迹也。

夫余建国,旧说谓出北夷之国曰索离,其说之不可据,已述于前。《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东夷薉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降,为苍海郡。"数年而罢。夫余,似即此等薉君之后裔也。据《后书》所载,夫余之通中国,始于光武建武二十五年。历后汉之世,朝贡时通,侵叛甚鲜。晋初犹修贡职。太康六年,乃为鲜卑慕容廆所破。明年,护东夷校尉何龛送之复国。自是以后,纪载阙焉。日人某云:"《魏书本纪》:太安三年,夫余来贡。又《高句丽传》有北至旧夫余之语。旧夫余,似对新夫余言之。《魏书》高句丽四至,盖得诸册封长寿王之李敖。长寿王初朝贡于魏,据《册府元龟》,事在太延元年。早于太安三年二十有二年。则太安时之夫余,已非故土。传又载正始间,文咨王上言,扶余为勿吉所逐,涉罗为百济所并,臣云惟继绝之义,悉迁于境内。《三国史记·高句丽纪》六,载"文咨王三年,夫余王及妻孥以国来降。盖播迁后为靺鞨所逼,降于句丽也。"夫余建国,实在鲜卑、靺鞨之间,中国疆理以外。为二夷所逼,遂至不能自立。远不如句骊、百济,久居中国郡县之下,资其卵翼者,凭藉之优矣。《魏书·豆莫娄传》,所载事迹,皆与《三国志·夫余传》同。盖夫余遗落,留居故土者。

朝鲜史籍,述句骊百济开国事云:"夫余王解夫娄,用其相河兰弗之言,移都加叶原。地在今俄领沿海州。是为东夫余。王莽时,其王带素,为高句丽所攻杀。带素季弟,率国人奔鸭渌谷。当在鸭渌江上流。立国于曷思水滨。无考。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其孙解都头,降于高句骊。而东扶余亡。解夫娄之东徙也,族人慕濑,代主北国。慕濑通于部酋河伯之女曰柳花,河伯以其无媒而从人,谪之太白山南优勃水上。太白山,即长白山,朝鲜人谓之白头山。优勃水,无考。夫娄子金蛙,见而怜之。收置室中。若有日光,逐照其身。已而有娠。生子。七岁,自作弓矢,射无不中。夫余人谓善射者曰朱蒙,因名焉。金蛙七子,技皆不及朱蒙。忌欲杀之。柳花知之,以语朱蒙。朱蒙南走,至忽本,亦作卒本。今辽天兴京县境。攘斥靺鞨而立国。国号高句丽,以高为氏。都沸流山上。沸流水,即今佟家江支流富尔沟,山当在其附近。时汉宣帝神爵四年也。是为东明圣王。东事古记,永乐大王碑皆作邹牟王。邹牟即朱蒙音转也。卒,子琉璃明王类利立。琉璃,亦即类利转音。永乐大王碑作朱留王。初北夫余王优台,娶忽本人延陀勃女,曰召西奴。生二子,曰沸流,曰温祚。优台死,召西奴归于东明王。抚二子如己出。类利立,沸流兄弟郁郁,自视如赘疣,与其臣十人南走。百姓多从之者。至汉山,登贝儿岳,今汉城附近之山。以望可居之地。沸流欲居海滨。十臣谏,不听。乃分其民就弥邹忽。今仁川。温祚止北汉山下,树栅以居,是为北慰礼城。今汉城东北。以十臣为辅,号曰十济。后又以百姓乐从,改号百济。以先世出于夫余,遂以为氏。时汉成帝鸿嘉三年。沸流居弥邹忽,土湿水咸,不能奠其民。来视百济,都邑既定,人民安泰。惭恚而死。而百济遂日盛。"与中国史所载,大同小异也。

句丽百济建国之地,实在中国郡县之内。盖貉族酋豪,外隶中国,而内雄长其部落者,犹今日之土司耳。然汉族之于东北,实有鞭长莫及之势。驾驭之力,日即陵夷。而貉族遂因之坐大焉。自汉武帝置四郡,至昭帝始元五年,而并临屯于乐浪,真番于玄菟,以玄菟为诸部所侵,徙治高句骊西北。朝鲜史家云:"高句骊本古国名,汉因之置县。地在辽水上源。"案此殆高句骊之旧国,尚在朱蒙都沸流以前者也。而析玄菟所领单单大岭以东,沃沮、濊貉之地,悉属乐浪。未几,以乐浪土广,分岭东置二部。东部都尉治不耐,今永兴。南部都尉治昭明。今春川。王莽之世,发句骊人伐匈奴。句骊不欲,多亡出塞为寇盗。光武建武六年,省东部都尉,弃岭东之地。因其土俗,悉封濊貉豪右为县侯。令岁时诣乐浪朝贡。二十年,渡海,复乐浪都尉。复取萨水以南。萨水,今清川江。后汉之世,句丽与中国屡构兵。及公孙氏守辽东,而形势乃一变。献帝建安九年,公孙康分屯有、即临屯。有盐今延安。以南之地,为带方郡。今临津江,古名带水。带方郡之地,大抵在临津江北。百济、日本,皆属焉。公孙氏亡,魏以刘昕为带方太守。鲜于嗣为乐浪太守。时萨水之道,为句丽所阻。二人浮海往定之。明帝景初七年,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伐岭东濊,降之。明年,幽州刺史毋丘俭,与茂,遵伐句骊,入丸都。琉璃明王徙治国内。八传至山上延优,筑丸都,徙都之。句骊东川王名优位居,山上王子。徙治平壤。晋初,句骊屡侵乐浪带方,晋将张统战败,奔慕容廆。故国原王钊,东川王四传。复居丸都,兵力复及马訾水矣。鸭绿江古名。成帝延康八年,平州刺史慕容廆伐句丽。入丸都。虏钊母妻。发钊父墓,载其尸归。钊卑词请和,纳质奉贡,乃还之。句丽复去丸都,居平壤。又四传至广开土王谈德,南服百济,乘慕容氏之亡,尽取辽东。遂为东北方大国矣。

汉魏而后,朝鲜半岛,大国有三:在北者为句骊、百济,在南者则新罗也。新罗、百济,与日本皆有关系。后汉献帝时,熊袭叛日本,新罗尝助之。日本神功皇后,越海伐新罗。新罗请和。日人遂置任那府于弁韩故地。今庆尚道洛东江以西。与新罗时构衅隙。句骊之为慕容氏所破也,绝意于北,专务南侵。新罗、百济,尝联合以御之。自宋元嘉至梁天监,殆百年。天监而后,新罗日强。既攻取任那,遂思灭百济以拓土。与句骊联合攻之。百济惧,请成于句骊。句骊疾新罗之强,背盟与百济合。日本亦时出兵攻新罗。新罗势孤,不得不乞援于中国。此隋唐之际东北方之形势也。

句骊自并辽东后,事中国颇不谨。拓跋氏之世,即有违言。隋炀帝三伐之而无功。唐太宗自将征之,亦不克。至高宗世,乃与百济俱为中国所灭焉。于时朝鲜半岛,仅存新罗一国。唐所并句骊、百济之地,皆分置都督府州,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而新罗嗾百济余众叛唐,因之略其地。咸亨元年,安东都护府内徙辽东。玄宗时,遂尽弃浿水以外。于是朝鲜半岛,唐室无复寸土。然新罗疆理,亦仅及浿水。浿水以北,大都为渤海所有。渤海亡,靺鞨复据之。高丽王氏之初,以萨水为界,其后稍度萨水而北。契丹圣宗伐高丽,高丽徐熙御却之。遂筑六城于今平安北道境。后复筑长城,起鸭绿江入海处,东传今咸兴府以南海口,以攘斥女真。金之初兴,来侵。高丽击破之。于今吉州一带筑城九,女真卑辞请和,乃以九城还之。西北境与女真,以鸭绿江为界。鸭绿江为中韩界水,始此。契丹之与高丽构兵,契丹颇不利。然高丽亦困弊,卒称藩纳贡以和。女真本臣属高丽。宋徽宗政和七年,既破辽,遣使通好,始自称兄。后又渡鸭绿江,取保州。今义州。交涉多年,高丽卒以事辽者事之。乃归以保州。元人初起,因讨契丹遗族,阑入高丽境,约为兄弟之国。后蒙使归,渡鸭绿江,为盗所杀。蒙人疑高丽所为,衅端始构。遂致兵争。高丽不能御。其国人又多据地附蒙者。卒至国主废立,操于蒙古之手。蒙人且时于其地设行省焉。盖自辽、金、元之兴,而高丽恒为所弱。其原因,实由新罗不能正句丽、百济旧壤,犹之越灭吴而不能正淮泗之境也。勇夫重闭,守在四夷,岂非百代之龟鉴哉?

貉介鲜卑、肃慎间。二族之文明程度皆低,而貉族独高。谓其自然发生邪?则其所处之地,与二族无异也。谓其与燕杂处,有所受之邪?则鲜卑、肃慎,亦未尝不与燕杂处也。今观诸国政教风俗,多极类中国。又有可证其出于殷者。如祭天以殷正月及尚白之类。则朝鲜古国,必以貉为民可知矣。然则貉族古俗,不徒可见其族开化之迹,并可征殷之遗制也。

《孟子》称貉之道二十取一,则其俗已久进为耕农,而史称夫余"水旱不调,五谷不熟,辄归咎于王,或言当易,或言当杀。"此人主有过,谪见于天实行之制。中国古者,岂亦如是?至后世,乃移其责于三公邪?王而可易可杀,则贵戚易位,粥拳兵谏,不为异闻;而伊周之事,尤不足为怪矣。诸国政制,亦有异同。有有王者,有无王者。其有王者,如夫余、句骊、百济是也,其无王者,如东沃沮,"有邑落长帅而无大君主"是也。夫余"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猪加,狗加等。其邑落皆分属诸加。大者数千家,小者数百家。"盖古采邑之制。"有敌,诸加自战,下户儋粮饮食之。"犹可见古者士与民之别。句骊"大加不佃作,坐食者万余口。下户远儋米粮鱼盐供给之。"此则所谓"治人者食于人,"禄以代耕之制所由昉也。

诸族用刑,皆极严急。夫余之法:"杀人者死。又没入其家为奴婢。盗一,责十二。男女淫,妇人妒,皆杀之。尤憎妒妇。既杀,复尸之国南山上,至腐烂。女家欲得,输牛马,乃与之。"句骊:"无牢狱,有罪,诸加评议,重者便杀之。没入妻子为奴婢。反逆者缚之于柱,艺而斩之,籍没其家。盗则偿十倍。"百济:"退军及杀人者皆斩。盗者流,其赃,两倍征之。妇犯奸,没入夫家为奴婢。"均失之于严酷。岂殷代刑法,本甚峻急欤?

其兵,性质强悍,长于步战。而其好寇钞与否,则视其所居之地而殊。史称夫余之人,"粗大强勇,而谨厚,不为寇钞;"而高句骊之人,则以"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闻;其地之肥瘠异也。东沃沮之人,"性质强勇,便持矛步战。"濊人亦"少寇盗,能步战。"盖诸国,皆处山险,车骑非所尚也。其械器亦颇修饬。如夫余"以弓、矢、刀、矛为兵,家家自有铠仗。"句骊别种小水貉,出好弓,谓之貉弓。濊人又能作矛,"长三丈。数人共持之。"已非浅演之群所能逮矣。

史称濊人"知种麻,养蚕,作绵布。晓候星宿。豫知年岁丰约。"则其进于耕农,为时已久。又称夫余"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高句骊之俗,"节于饮食,而好修宫室。"则又非《孟子》所称"无城郭宫室"之旧矣。

其丧祭之俗,最与中国类。史称夫余"以殷正月此从《三国志》,《后书》作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是时断刑狱,解囚徒。有军事,亦祭天,以蹄占其吉凶。"句骊:"好祠鬼神社稷,灵星。以十月祭天大会,名曰东盟。疑即东明,谓以东明圣王配天也。其国东有大穴,号隧神,亦以十月迎而祭之。"濊:"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名之为舞天。又祠虎以为神。多所忌讳。疾病死亡,辄捐弃旧宅,更造新居。"马韩:"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十月农功毕,亦如之。诸国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苏涂,注"《魏志》曰:诸国各有别邑,为苏涂。"建大木,悬铃鼓,以事鬼神。"以上据《后汉书》。百济:"以四仲月祭天及五帝之神。立始祖仇台之庙于国城,岁四祠之。"《魏书》。此其祭礼之类中国者也。夫余:"丧皆用冰。杀人殉葬,多者以百数。有棺无椁,停丧五月,以久为荣。其祭亡者,有生,有熟。丧主不欲速,而他人强之。常诤引,以此为节。居丧,男女皆纯白。妇人著布面衣。去环佩。大体与中国相仿佛。"东沃沮之葬:"作大木椁,长十余丈。开一头为户。新死者,先假埋之。才使覆形。皮肉尽,乃取骨置椁中。家人皆共一椁。刻木如生形。随死者为数。又有瓦瓦坜,置米其中,遍悬之于椁户边。"此似异俗,非殷遗。至如高句骊:"死者殡在屋内,经三年,择吉日而葬。居父母及夫丧,服皆三年。兄弟三月。初终哭泣,葬则鼓舞作乐以送之。埋讫,取死者生时服玩车马,置于墓侧,会葬者争取而去。""积石为封,亦种松柏。"则颇与中国类矣,貉俗好厚葬。史称句骊"婚嫁已毕,便稍营送终之具。""金银财币,尽于厚葬。"马韩亦"牛马尽于送死,"以致"不知骑乘。"盖厚葬本中国旧俗。经儒墨诸家之非议,乃渐革除者也。夫余之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以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亦其好厚葬之一征也。

其婚姻,亦颇类中国古俗。史称夫余、句骊,皆兄死妻嫂,与匈奴同俗。案此亦中国古俗,第二章已论之。《三国志》谓句骊:"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此盖女系时代,男子就婚于女氏之遗俗。赘婿之制,亦由是而起也。《魏书》称句骊婚嫁,"男女相悦,即为之。男家送猪酒而已,无财聘之礼。有受财者,人共耻之,以为卖婢。"而《魏略》载东沃沮嫁娶之法:"女年十岁,已相说许。婿家迎之,长养以为妇。至成人,更还女家。女家责钱。钱毕,乃复还婿。"则其俗适相反,俗固随地而殊也。《魏书》谓句骊:"俗多游女,夫无常人,"盖即女闾之制。

中国古俗,本好歌舞。礼称"君子无故不去琴瑟。"又曰:"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论语》谓"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可见歌舞习为常事。古代礼乐之盛,盖亦以此。《后书·夫余传》,谓其"行人好歌吟,无昼夜,音声不绝。"《三国志·句骊传》;"民好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得毋亦殷之故俗与?此外诸国礼俗,与中国类者,盖尚不少。《后书·东夷传》总叙之曰:"东夷率皆土著,喜饮酒歌舞,或冠弁衣锦,器用俎豆。"《夫余传》"其食饮用俎豆。会同,拜爵洗爵,揖让升降。"《高句骊传》:"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大加主簿,皆著帻,如冠帻而无后。其小加,著折风,形如弁。夫其服食器用,相类如此,其必有所受之,无可疑矣,而夫余"在国中衣尚白,出国乃尚缯绣锦罽,"尤足为出于有殷之证也。

以上所述,为貉族古俗。貉族传受中国文化,当分三期。古代文化,盖受诸箕氏,此一期也。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苻坚使送浮屠顺道及佛像经文于句骊。未几,僧阿道继至。是为佛教入句骊之始。阅五六十年,而自句骊传入新罗。孝武帝太元九年,胡僧摩罗难陁自东晋入百济。百济枕流王迎之宫内。明年,立佛寺于汉山,度僧十人。是为佛教入百济之始。据金于霖《韩国小史》。新罗之世,佛教大盛。新罗立国制度,一切以唐为模范。然民间风气,咸习于佛。论者谓是时之新罗,以制度论则儒,以风俗论则佛也。此第二期也。元时,宋学始传入。至李朝而大盛,李朝太宗,修饬内治,有海东尧舜之称。世宗建藏书阁,敕文臣编撰书籍,作雅乐,正历象,制测雨器,欧洲测雨器,成于1639年。后于朝鲜约二百年。造新字,朝鲜活字,创于太宗三年,即明永乐元年。欧洲活字,创于1450年,即明景泰元年。亦较朝鲜为后。一切文化,灿然可观。此第三期也。朝鲜当元时,薙发易服,几举国同化于胡。然卒能自振拔,洗腥膻之习,而沐浴中国之文明,可谓难矣。不幸其尚文治而忽武功,逞意气而好党争,亦与宋人类。至酿成近世之局面,卒为东邻所吞噬,亦可哀矣。然宗尚中华,感恩向化,列国中无如朝鲜者。清之兴,朝鲜尝助明以掎之。后以力不能敌,至于称臣。然心终右明、清太宗征其兵以伐明。朝鲜曰:"明吾父也,父可伐乎?"至再为清兵所蹂躏而不悔。清人既入关,朝鲜孝宗,犹训卒厉兵,欲伺其后。以清势方盛,賷志而殂。子显宗立,庸懦无能。吴三桂举兵时,朝鲜士人罗硕佐,三上万言书,请追先朝薪胆之志。不报。盖至是而孝宗之志荒矣。然怀明之念终不忘。肃宗筑大报坛,以太牢祀神宗。英祖时,又增祀太祖及思宗焉。模刻明成化所赐印,为子孙嗣位之宝。正祖辑《尊周汇编》,三致尊攘之意。终李朝,未尝用清年号,奉其正朔。乌乎!以数千年之史籍观之,中国之于朝鲜,诚犹长兄之于鞠子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而今中国之于朝鲜何如哉?

东方诸族,能传中国之文明者,固当以貉族为第一。抑貉族之功绩,尚有大足自豪者,则以予所考,发见新世界者,实当以貉族为首是也。案《宋书·四裔传》:载"文身国,在倭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其道里虽不可信,而其国则必在今南北美洲。文身,大汉,皆系粤族,别见第七篇。扶桑国之事迹,得诸其国沙门慧深所述。其言云:"其国法有南北狱。犯轻罪者入南狱,重罪者入北狱。有赦,则放南狱,不放北狱。在北狱者,男女相配;生男,八岁为奴。生女,九岁为婢。犯罪之身,至死不出。贵人有罪,国人共会,坐罪人于坑,对之宴饮,分诀若死别焉。以灰绕之;其一重,则一身屏退;二重则及子孙;三重则及七世。名国王为乙祁。贵人:第一者为对卢,第二者为小对卢,第三者为纳咄沙。国王行,有鼓角导从。其衣色,随年改易:甲乙年青,丙丁年赤,戊己年黄,庚辛年白,壬癸年黑。其地无铁有铜,不贵金银。市无租估。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婚礼大抵与中国同。亲丧,七日不食。祖父母丧,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三日不食。设坐为神象,朝夕拜奠;不制衰绖。嗣王立,三年不亲国事。"近人或以此为汉族古代早居西半球说之征。予案乙祁、对卢之名,皆与高句丽同。而婿往女家门外作屋,亦与句丽婿屋之制相类。扶桑必貉人之浮海而东者矣。衣色随时改易,月令即然,但非随年耳。

秽貉

秽貊或作秽貉是古代分布于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秽人和貊人的统称。貊族是东北古代民族之一,族系繁多,分布甚广。貊或称貉,始见于商周之时,春秋时多用“貉”。貊族是一支自先秦以来独立发展的北方民族集团,即“东夷”的一支,居东北方,后来的夫余、高句丽皆属此族。

秽貊习俗相近

日本学者鸟居龙藏、三上次男以及我国学者凌纯声、孙进己等主张把“秽”和“貊”看作两族。对我国古文献仔细区分可以发现,虽然“秽”可以叫作“秽貊”,但不能叫作“貊”;“貊”可以通“秽貊”,但也从不称“秽”。“秽”和“貊”不是单一的统一民族,而是包括多个民族的复合体。根据孙进己《东北历史与地理》分析,秽之名始见于西周,秽或作岁,据《逸周书·王会解》:“正北方稷慎,大尘,秽人前儿”,“肃慎、秽人、良夷”。早在周初,秽人即居住于周之北,周封箕子于箕氏朝鲜,箕子进而统治秽人和乐浪人。秽人的最初分布范围,北起松花江流域上游,东南到朝鲜半岛北部。从考古学上看,秽文化属于西团山文化,受到中原龙山文化影响,这一文化的上限达到西周,进一步证明秽人早在西周时期就居住在东北地区。

《说文》豸部:“貉,北方豸种”,可知“貉”为种族之称。《史记·匈奴传》注:“豸在东北方,三韩之属皆貊类也。”从貉(貊)族的分布情况来看,殷周时期分布在山东半岛至北方的广大地区。《山海经·海内西经》载:“貊国在汉水(今辽河)东北,地近燕,灭之”,有些则退据燕之东北方,即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东南部,如后世所称“小水貊”“梁貊”等。貊族系的分布范围大约东到农安、辽源,西到通榆、沈阳,南到本溪、丹东,北到齐齐哈尔,其东为秽,西为东胡,南为东夷。可见,貊族与秽族不是同一民族。只是由于两族居住地相邻,语言习俗相近,政治关系密切,接触频繁,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渐合称秽貊,或秽貉连称,两个民族趋于融合。后来,秽、貊都臣属于夫余、高句丽,夫余、高句丽原本也是秽貊的一部分。

貊族原属东夷部族

《孟子·告子下》曰:“子之道,貉道也。”赵歧《后汉书》注:“貊,夷貊之人在荒服者也。”朱熹《集注》:“貉,北方夷狄之国名也。”《周礼·夏官·职方氏》:“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九貉,指貉族的各个部落。貊族应是一支自先秦以来独立发展的北方民族集团,即“东夷”的一支。据翦伯赞考证,包括貊在内的先秦“东夷”,原来主要居住在山东半岛和环渤海沿岸,是一支从殷族分化出来的民族。自春秋(特别是战国时期)以来,燕国大将秦开东拓以后,大批北方貊族迁入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形成环渤海的东夷文化圈。山东省寿光县纪侯台下出土的“己侯貉子簋”,铭文中即有“王令土(馈)貉子鹿三”等记载。作为东夷系的部族集团,周灭殷纣之际,貊族被周人逼迫,一部分迁徙到辽东半岛,分居鸭绿江上游和辉发河一带,周人称之为“发人”。《史记·五帝本纪》载:“北山戎、发、息慎。”这里的“发”就是东北地区的貊人,郭沫若释“发即貊也”,从地理上看,先秦的“北发”正是古辽东“貊族”北部。

此外,《左传》昭公九年载:“及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林沄根据“陈璋壶”中铭文进一步考证,认为先秦文献中的“亳”与“貊”相通,“燕亳”应即“燕貊”。王绵厚认为“商周北土”之“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城,很可能有应属“燕亳”即“燕貊”的遗存。西周时期,燕国建立以后,燕文化向燕山以北和辽西、辽东不断推进,将较先进的文化带入该地区,同时也使原来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北方之“亳”(貊)不断向辽东和鸭绿江流域迁移,并与当地土著山地民族结合,成为貊族另外一支族源。

貊族文化种类繁多

古貊族的具体位置大体以辽东半岛为中心,以辽河为纵轴线,主要分布于辽河以东的东北南部,环黄海、渤海,纵深千里,并以鸭绿江、浑江、太子河和浑河流域为中心,含朝鲜半岛北部、长白山和龙岗山脉以南地区。在地区和时间、文化内涵上,与貊系比较相当的文化有白金宝汉书下层文化和望海屯汉书下层文化、农安田家坨子类型、康平顺山屯类型、高台山新乐上层类型、马城子文化类型、东辽河流域诸文化类型。

即使在同一“貊”系中,文化上也存在微观差别。例如,地处千山山脉以南辽东半岛南部的貊系,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接,其文化明显受山东半岛“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影响,反映出环黄海、渤海两岸古代东夷文化圈一些共同因素。“貊”系北缘的长白山南余脉吉林龙岗山脉以北的辉发河、柳河一带,由于地近松花江流域的秽系“西团山文化”,具有西团山文化的特征,出土的三足器和土坑竖穴墓等,明显受到中原商周青铜文化和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燕亳)”的影响。

辽东貊系文化则以“积石墓”“石棚”“盖石墓”“石棺墓”(含青铜短剑)为代表,其青铜文化具有强烈的土著性质,自身特点鲜明,早期以太子河上游“庙后山类型”、太子河两岸“马城子文化”为典型,并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及其分支辽西“魏营子类型”、山东半岛“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联系密切。以“积石墓”“石棚”“盖石墓”“石棺墓”等为代表的“灵石文化”,分别属于新石器末期至青铜时代,是从山东诸部族中传播而来的一种墓制形式。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北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大约相当于夏商时代。广泛分布于辽河中上游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其时代为“先商”,应为文献中的“燕亳”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及其后来的分支辽西魏营子文化类型是早中期燕亳文化,西周初期吸纳燕文化的进步因素后,发展成更为成熟的燕亳文化。直到西周末和春秋初期,燕亳文化才让位于“北狄”或“山戎”系统的辽西“东胡”文化和“山戎”文化。曾经强盛一时的燕亳方国,其部分居民被迫流迁至辽东,融入辽东貊等族系的青铜文化,形成新的文化共同体。

考古遗存反映貊族文化

《山海经·海内西经》载:“貊国在汉水(今辽河)东北,地近燕,灭之。”辽宁省开原市八棵树镇的团山遗址应为貊族居住遗存,在遗址内发现大量夹砂黑、黑褐、红褐色陶残片。其中,陶器残片有豆、罐、盆、网坠、纺轮;石器有斧、刀等。地表遗物中还有陶器的器耳,这些器耳形制多样,有柱形、鸡冠形、舌形、环形等,尤以环耳居多,一种鸡冠耳呈窄长条形,上饰一排戳点纹,状如水饺。这说明,戳点纹是当时人们喜爱的纹饰,反映了辽北东部山区原始貊族刀耕火种的生活。

笔者对辽东、辽西两大文化区域的分界线——医巫闾山山脉上的义县大榆树堡乡上大峪村老墙山城进行田野调查发现,此山城恰恰体现了辽东貊族、辽西燕亳两大文化的共性:该山城依山而筑,随险就势,四周为悬崖峭壁,由自然石修筑而成平面长方形,周长约600米。山城脚下有一巨型石棚,城上、城下各有一直径约为一米五的石碾,山城南垣有石砌山门,为“干插石”筑法。山城中央有石厦形式的石棚,有火烧痕迹,应为做饭之处。山顶有长方形、圆形蓄水池一大一小两个,蓄水池上刻有梅花印记(符合夏家店下层文化先民盛行占卜迷信活动特征),房屋旧址多处,山城上散落大量灰色、红褐、黄褐陶片及红瓦片、铁物,还发现了忍冬纹瓦当、装饰砖等。青铜时期的辽宁地区文化,应以辽西地区的燕亳(燕貊)最为发达,并对辽东貊族乃至整个貊系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